您现在位置 : 首页 > 要闻头条 > 数字内参

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六、执政使命)

发布时间:2024-12-04 来源:安全应急信息网 浏览:
【字体大小:

访谈主要阐述正确认知“从政观”,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铁腕反腐的力量源泉。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守土有责。

1665018727_857010.png

安全应急信息网任振兴主持专访廉政反腐宣教专家孙祥

主持199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追思焦裕禄,有感而作诗:“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深刻感叹充分体现了为官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

专述:习近平总书记说:“从政是一种事业的追求。若你既要从政又想发财,那就只能去当让人指脊梁骨的脏官、贪官。”从政观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对“为什么从政、如何去从政”等重要问题所持的根本观念和思想认识。它既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从事各项政治管理活动内在化的行为准则,又是每一位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外在化的综合体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基础。这一从政观和执政观,是站在了从政、执政价值观的制高点上,具有了雄辩的政治说服力和强大的道义感召力。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执政不是为了发财。方志敏烈士在《清贫》里说:“清贫洁白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称职的政府官员、遵纪守法的政府官员,是没有发财的途径和机会的,是不可能发大财的,“当官”与“发财”是水火不相容的。如果谁因当官发了大财,那他发的很可能是不义之财,是不光明正大之财。

主持:“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金钱却可以把人送入坟墓。”历史上来看,发了大财的官员,最终都是没有好结果的。近年来不断查处的腐败案件,就是由于一些人在“当官”和“发财”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上出了问题,最后让人生轨迹跑偏了道。“当官”、“发财”须两道,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划清“当官”与“发财”的界限,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该把守住自己的人生清泉,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利益的工具。必须时刻正视权力,善待权力,洁身自好,守住底线,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做一个让老百姓称赞的清官,做一个让亲人引以为荣的好官。只有树立坚定信仰的从政观,才能秉持初心。党的各级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组织、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力量。

专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我们党的巨大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艰苦、不怕坐牢,慷慨赴难、从容就义,真正做到了为主义和信仰而奋斗而献身。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志存高远,把远大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上,满怀信心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党的干部来说,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以此来开阔胸襟和眼界,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以此来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因此,提高干部素质,防止得软骨病,第一位的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

主持: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提高干部素质,第一位的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我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领导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最后变成人生苦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人生如梦,人生能有几回醉、不欢更何待这样一些及时行乐思想。他们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的手段,不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攸关国家和政党的兴衰存亡。

专述: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崇高的情感防止“理论脱离人民”。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持高度一致,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革命军人的根本政治要求,而与广大人民在思想上、感情上、利益上保持高度一致,同样是对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和革命军人的根本政治要求。人民的利益需要党的领导来代表、来实现,而党的领导在本质上是为实现人民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服务。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民、执政为民始终与中国人民保持高度一致的政党。每一个共产党员之所以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因为党中央是与人民保持一致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既是与人民保持一致的内在要求,也是与人民保持一致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重要岗位上是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蕴含着丰富内涵,渗透在各项具体工作实践中的精神养分。

主持:勇于担当的内涵在于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要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反腐败斗争中要细微细致,对群众提的要求敢于尽责,对反腐败过程中遇到的难办事项敢负责,出现职务过错敢担责。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谋其责。党员干部在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要敢于揭发腐败现象,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要攻坚克难,充分有效利用职权为国家效力,树立强烈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使命观要求党员干部对身边的歪风邪气、贪污腐败,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敢抓敢管,形成各干部之间相互监督,使“老虎”和“苍蝇”都有所畏惧,不敢贪腐,从而形成廉政之风。为政者无论身负何职,都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能力担负起反腐败斗争而逃避责任的,是脱离群众、违背使命的表现。因为领导干部职务的特殊要求,同志之间更应该紧抓身边的作风问题,规范作风,预防贪腐。

专述:工作中要深入民心,问计于民。持续注重保持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关注国家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百态,坚持实践出真知的思想要求,在预防贪腐上有创新性意识。实践中不断践行理论,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千姿百态的难题,要从社会现状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长远利益,运用创新性、辩证性、战略性思维解决反腐败斗争中的困难。提出善于担当的使命要求意义在于担负反腐败重任时要坚持技巧性、科学性的方法。在惩治腐败上,坚持法治反腐,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辩证性思维来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勇于担当的深刻内涵,我们都要牢记于心。要勇于担负起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试卷。党员干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有敢于担当的理念、敢于担当的境界、敢于担当的胸怀和敢于担当的行动,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真抓实干,对党的事业、人民负责,真正明白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形成一股巨大的担当力量。

主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党员干部是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骨干力量,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使然。勇于担当的使命观蕴含“守土有责”的政治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使命观蕴含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专述:勇于担当的使命观蕴含忧党忧国的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败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极端重要性,着重阐明一个道理:由于领导我们国家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所以在亡党亡国的危险中,亡国必先亡党,亡党必然亡国。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被颠覆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原因。底线思维是一种预见性思维,就是凡事要预见到最好和最坏两种极端的结果,要从最坏处做准备,向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去争取。底线思维也是一种原则性思维,就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以灵活性赢得主动性,但是又坚决守住原则性的底线不动摇。勇于担当的使命观蕴含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胆识。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是对领导干部使命感的内在要求,是全党以及全体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其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的体现。树立勇于担当的使命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责任担当,是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敢于动真格、敢于硬碰硬的底气所在。树立勇于担当的使命观,是党对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反腐败斗争中敢于亮剑、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腐败是污染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源,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反腐败是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期待。

主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民意,“对腐败零容忍”,坚决向腐败亮剑。“反腐无禁区”“反腐无上限”“反腐无死角 ”,反腐败所向披靡,人民群众交口称赞,反腐败斗争深入人心。党敢于向腐败大力开刀,其根本原因是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契合,意志高度统一。敢于担当就是要做到“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的言行要有鲜明态度,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专述:新形势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观强调执政党的责任担当,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 ”。解决和化解这些考验危险,必须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而反腐败斗争则是应对、解决这样两项重大任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我们党更增强自我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的能力,促进党同人民群众密切的血肉关系,使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代表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不仅为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赢得最终胜利,提供了强劲的心理动力,而且为反腐败斗争的最终胜利赢得了源源不断的人民群众基础。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就要做到人民群众期盼什么就努力实现什么,人民群众拥护什么就始终坚持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就坚决改进什么,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是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

主持: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作为基本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态度”,将反腐败斗争落实到基层,以老百姓认同的获得感取信于民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生命线,把担当体现为高举旗帜的坚定信念。

专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立的第一个规矩,就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为官从政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群众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创造有利条件,为社会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凝聚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磅礴的正能量。正是在党“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理念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跑好历史接力赛的冲锋姿态,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秉持“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会达到”的坚定信念和历史担当,坚定信念,高举旗帜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抢占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在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战争中,保持政治自信和政治定力。体现为应对“大考”的清醒忧患。以习近平总书记核心的党中央踏着老一辈赶考的足迹来到西柏坡,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针对我国由大到强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风险和绕不过的坎,要求全党“强化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以清醒的忧患意识,大抓作风建设、强力反腐肃贪、全面深化改革,以实际行动应对“大考”检验,交出优异答卷。

主持:勇于担当体现为大无畏的胆识气魄。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向顽瘴痼疾开刀,向利益藩篱宣战,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在维护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拿国家核心利益作交易,决不屈服于任何压力而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的苦果;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敢于亮剑、敢于发声,不当“墙头草”、不当“圆滑官”、不当“开明绅士”;在纠治歪风邪气问题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激浊扬清、惩恶扬善不断推进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建设创新发展。

专述: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要毫不动摇地高举旗帜,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上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组织纪律性,做守纪律的老实人,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践行敢于担当的使命观,思想观念要跟上,不能停留在“唯上、唯书”的僵化思维上,准确深刻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善于运用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剔除那些与客观实际相悖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等,始终围绕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思想作风上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老老实实做、认认真真改、扎扎实实干,让好的作风末端落实,防止递减,通过接地联动,把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要求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来进行;围绕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来进行;围绕中央关于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来进行。把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落实到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服务之中。


 (本网整理)

安全应急信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来源注明“安全应急信息网”所有信息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全应急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信息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全应急信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安全应急信息网 邮箱:aqyjxx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