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新征程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
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5年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一重要指示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作出的,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聚焦“建设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法治中国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我们要牢牢扭住这个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三、深入领会“两个更加注重”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出了“更加注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相协同”的明确要求。这意味着各部门各领域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护航发展、维护稳定,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在改革领域,我国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修改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全面落实重点任务与工作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在立法方面,要提高立法质量,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及时弥补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规则漏洞。
在执法方面,要依法保障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健全规范涉企执法长效机制,防止和纠正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
在司法方面,要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完善司法公正实现和评价机制,提高司法裁判公正性、稳定性、权威性。
五、凝聚合力开创法治新局面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主体责任,抓好法治领域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落实。”
法治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各部门各领域要严格依法办事,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需要深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汇聚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合力。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新使命、新挑战、新问题,不折不扣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回首来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展望前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法治中国建设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孙祥 任振兴)
数字编辑:孙 祥
数字审核:光 明
数字责编:唐 起 春
数字统建:任 振 兴
数字格鉴:李 建 阳
安全应急信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来源注明“安全应急信息网”所有信息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全应急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信息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全应急信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安全应急信息网 邮箱:aqyjxxw@163.com